三亚行道树“剪”出抗台风防线!这场绿色保卫战藏着多少智慧?
树影婆娑的三亚街头,一场关乎城市安全的绿色保卫战正在悄然进行。看似简单的行道树防台修剪,实则是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成果,守护城市安全的重点工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三亚市行道树修剪是如何构筑防台抗风安全生命线的。
台风来袭,树木为何成了“危险分子”?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12—14日,一号台风“蝴蝶”以11级风力与三亚擦肩而过,却造成我市4000多株树木倾斜或倒伏的损害,多处树木倒伏影响交通,园林绿化直接财产损失388.37万元。如何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行道树实施防台修剪,有效降低断枝和倒伏的安全风险。
2024年底,吉阳区对商品街印度紫檀进行防台重剪,只保留主干和一二三级分枝及少许树叶,损失了遮荫效果,市民对此修剪方法有质疑。
面对质疑,市住建局园林绿化管理科给出了科学解释:一是这些印度紫檀种植早期没有进行合理修剪,导致树木8米以下少有分枝和树叶;二是实施商品街行道树防台修剪,降低印度紫檀重心高度,缩小树木受风的冠幅,避免因台风出现断枝或者倒伏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海南省城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规范》中防台修剪的要求,对高大乔木印度紫檀,应当修剪控制树高8—10米、树冠6—8米范围内,有效提升树木防台抗风性能。而且印度紫檀生命力顽强,修剪后两三个月就能长出新枝,半年后基本恢复遮阴效果。今年台风“蝴蝶”来袭,商品街经过防台修剪的印度紫檀并未出现断枝倒伏现象,也未接到相关投诉。事实证明,科学修剪树木是应对台风的有效手段。
如何科学防台修剪,保护城市绿化筑牢安全防线?
实施树木防台修剪,能有效实现树木冠幅缩减,受风阻力减小,降低重心,平衡根冠比,提高树冠通透性,使树木更加稳固,抗风能力显著提高。同时,还可以修除枯枝、病枝和树木果实等,防止它们遭受台风掉落伤人。
另外,三亚阳光照射时间长,紫外线强烈,适当保留树荫对人的体感舒适非常重要。防台修剪是有规范有标准科学修剪,并非在3~4米对树木一二级分差或者主干一刀切的野蛮修剪,也非无差别地全市树木重剪;应当突出对重心过高的速生树种(如印度紫檀、青皮木棉、榕树、非洲楝等),以及无建筑遮挡的风口处、平坦空旷的海边等树木易倒伏区域的树木重剪;对冠幅不大、重心不高、抗风性好的树木以及棕榈科植物等,均不适宜实施防台重剪。
全城行动科学修剪,打造防台抗风“绿色长城”!
随着台风季节的到来,三亚市住建、交警、执法、供电、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全城行动,各司其职加快树木科学修剪迫在眉睫。通过开展全市树木科学修剪,并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树冠过密、重心过高的阔叶速生乔木实施防台修剪,以及加强支撑固定等措施,可以大幅度提升树木的防台抗风的稳定性和消除落枝落果伤人的安全隐患,有效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成果,降低树木断裂倒伏的风险。
科学修剪的行道树将筑起三亚防台抗风的绿色防线,而三亚主动消除树木倒伏安全隐患,也将迎来防台减灾体系的深刻转变。今年4月初,市住建局已发布树木修剪工作方案,督促各部门做好2025年度树木防台修剪,我市园林绿化部门将构筑防台抗风安全生命线,守护城市的安全与美丽。
三亚实施行道树科学修剪行动,不仅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更是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的生动体现。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科学修剪的行道树能在台风灾害袭击中,为三亚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